近日,美国国防部宣布了对乌克兰8亿美元的新一轮军援计划,旨在为乌克兰提供反攻所需的关键能力。包括为此前美国提供的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和火箭炮提供额外的弹药,以支持乌军收复领土。最为关键的是,新一轮军援将包括双用途改进型常规弹药(DPICM),也就是集束炸弹。
(图为集束弹药)
这批弹药将从美国国防部的库存中提取,集束炸弹可以从空中发射子弹药,使乌军可以打击大片范围的俄军及其装备。五角大楼声称,他们认真权衡了这些弹药可能对平民造成的风险,而乌克兰方面也已作出书面保证,不会在城市使用这些弹药,冲突结束后将开展扫雷工作,以减少潜在影响。
(资料图)
不仅如此,五角大楼还表示,这批集束弹药的哑弹率为2.35%;而俄罗斯在乌克兰使用的此类弹药,哑弹率高达40%。美国以此举例来应对外界的质疑,但这一数字的真实性受到怀疑。对此,日前德国防长和外长表示,该国反对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对美国的这一决定表示反对,并呼吁其遵守《集束弹药公约》的规定。另据美国媒体报道,至少有38家人权组织公开反对美国这一行为。
那么,美国为何执意要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呢?据俄媒RT报道,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科林·卡尔表示,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对基辅反攻的结果感到失望。
(图为乌克兰军队)
6月初乌军的大反攻开始,但收复的大多是一些村庄,并未攻克较大的城市。从当前的战线图来看,和反攻开始前并没有太大区别。乌军为此次反攻酝酿许久,准备了十余个旅,其中大部分以北约装备为主,但刚开始反攻不久,其接收的豹2坦克、布雷德利战车等北约装备就遭到巨大损失。
虽然此前在巴赫穆特等战役中,俄军暴露出了包括战意不足、弹药供应不力等问题,但依靠火炮、装甲车辆、战机等火力及装备优势,俄军在防御战中给乌军造成了巨大的阻碍。据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报道,俄罗斯在近1000公里的前线巩固了阵地,包括建设了反坦克沟渠、复杂的战壕、混凝土路障和雷区;这使得乌军只能依靠装甲部队在很小的范围展开突击,但装甲车辆过于集中,又容易遭到俄军火炮的打击。
(图为被击毁的乌军装甲车辆)
集束弹药又被称为子母弹,将大量的小炸弹集中在母弹内,在投射至目标上空时,小炸弹便会分散开来,打击大范围内的目标。美国曾在越战、海湾战争、阿富汗战争中大量使用过集束弹药,无论是对军队还是平民都造成了较大的损失。这种武器的打击效率很高,但因哑弹问题,对当地民众有很大的潜在危害。如果集束弹药对公路上的装甲集群进行打击,那么落在公路两侧松软地面的弹药可能会无法引爆,犹如地雷一般长期存在;而且由于散落范围较广,弹药数量较多,后续难以清理。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就大量使用了集束弹药,北约自己评估就认为其中有8-12%未能爆炸。
(图为当年美军投在老挝的未爆炸的集束炸弹)
而美国执意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美国常规炮弹数量不足以供给乌军使用,而集束炸弹的存量却很多。乌克兰是欧洲的粮仓,使用集束弹药、贫铀弹这种武器后患无穷;但是美国、英国的政客们可不会有这么多顾虑,只要战争继续下去,既能削弱俄罗斯,又能发战争财,何乐而不为呢?至于乌克兰被打烂、留下很多长期隐患,最后倒霉的是乌克兰平民,它们这些美欧“精英”可不在乎!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