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论坛 > 正文

速递!三月春回众鸟来

2023-04-04 07:22:02青海日报

青海日报融媒体4月4日讯(记者 叶文娟)鸟是人类亲密的伙伴,它们灵动的身姿,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增添靓丽光彩,也让这个世界充满勃勃生机。

为加强野生鸟类保护,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的指导下,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从3月中旬积极联合各部门,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鸟类资源监测调查,加强鸟类及栖息地监测、保护、宣传等工作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让我们跟随观鸟协会摄影师的镜头,来看看都有哪些鸟类吧。

3月9日,观鸟协会在南门峡七塔尔村进行乌鸦监测,南门峡乌鸦主要以秃鼻乌鸦为主。3月初,正值秃鼻乌鸦营巢求偶时节,通过对乌鸦种群情况以及栖息地的系统调查,共监测到乌鸦巢数418个,秃鼻乌鸦600余只。

青海省最常见的乌鸦有秃鼻乌鸦、小嘴乌鸦、大嘴乌鸦三种。秃鼻乌鸦全身乌黑,鸟鼻周围没有长羽毛;大嘴乌鸦是乌鸦体型当中较大的一种,体色与秃鼻乌鸦相同。

秃鼻乌鸦 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拍摄

“大天鹅在青海是冬候鸟,每年的9月中下旬开始离开繁殖地往越冬地迁徙,10月下旬至11月初到达越冬地。翌年3月中旬又离开越冬地往繁殖地迁徙。迁徙时会多群集结,但仍是小群行动。3月19日,当我们再次去到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时,发现大天鹅已全部离开。”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会长王舰艇介绍。

大天鹅 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拍摄

3月15日,海东市平安区的黑鹳遵回到它们的家中。3月25日,协会成员们再去时,发现它们已经产卵并开始孵化,这两只黑鹳在岩壁上安了家,已连续多年重返青海,在此繁殖、育雏。

黑鹳。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拍摄

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东乡境内,有一棵百年树龄的古杨树,树上高低错落地缀着密密麻麻的鸟巢。3月19日,监测发现,该区域有60多个苍鹭巢,数量有150余只,其中部分巢中已有苍鹭开始营巢产卵。

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黄河岸边的树林里生活的一群苍鹭,在此繁衍生息已有十几年之久,“3月26日监测到苍鹭巢38个,苍鹭100余只,从岸边可以观察到巢内的卵。”王舰艇说。

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胜利湾,有一排枯树是苍鹭的栖息之地,枯树上有13个巢,约有苍鹭30余只,目前已经开始坐巢孵卵。

苍鹭 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拍摄

青海是灰鹤北迁的主要通道,海西地区是灰鹤主要能量补给地。3月22日,已有上万只灰鹤迁徙至都兰县巴隆乡,它们时而在农田灌丛及湿地间栖息觅食,给春日的都兰县带来了勃勃生机。

灰鹤 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拍摄

斑头雁是一种高原鸟类,每年的9至10月,青藏高原上的斑头雁要南迁到低纬度、低海拔的南亚次大陆越冬,到次年的3到5月返回。

3月29日,在黄南州泽库县秀恰小微湿地有三百余只斑头雁聚集,还有针尾鸭 、赤麻鸭、绿头鸭、赤颈鸭等。

斑头雁 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拍摄

“今年2月至3月,我们三次前往乌兰县卜浪沟村寻找疑似在青海省越冬的黑颈鹤,2月份发现一只黑颈鹤,伴随有三只灰鹤和三只豆雁,第三次去黑颈鹤觅食地寻找的时候,又发现一只黑颈鹤,四只灰鹤和三只豆雁,它们的小群体中多了一只灰鹤亚成鸟。3月末在秀恰湿地,又监测到三只黑颈鹤,它们在湖边的沼泽地里悠然自得地觅食。”王舰艇对记者说。

黑颈鹤 张景元/摄

关键词: